首页 > 法规标准 > 详细内容
二次供水设备管理制度
2022/9/15 15:34:23

第一章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一、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为确保设备完好,管好用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公司建立设备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对设备实行归口分级管理。

二、公司定期召开会议,对公司设备管理、维修的重大技术措施实行规划,可行性分析和决策。

三、技术经理对公司固定资产实行全面的业务管理,包括设备购置开箱、安装、调拨、报废、改造、更新、组织大中修理等管理工作以及建立设备帐、卡、档案等,并监督指导各设备使用部门的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四、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三级保养,日常点检、小修,计划外修理等工作,各部门设备员具体负责对本部门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及技术指导并按要求填写各种报表记录及时报公司,负责对本部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记录等基础资料的汇总整理存放。

第二 设备的选型、购置、开箱验收规定

一、设备的选型、购置是设备前期管理的主要环节,选择设备的总原则是:要按照生产技术上的目前和将来发展的要求来选择。做到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操作上简便;维修方便,不是淘汰产品。具体考虑下列因素:

1、可靠性;2、节能性;3、安全性;4、耐用性;5、维修性;6、环保性;7、灵活性;8、成套性。

二、各部门需要添置设备时,须提出书面购置申请报告,由技术经理审核后填写设备购置计划审批表报分管经理。

三、分管经理定期召集会议,对提报的设备进行技术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作出经济技术评价,确定设备的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推荐生产厂家,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随意选购。

四、设备确定购置后,各有关负责人在设备的购置计划审批表上签字,一式三份,分别报财务部、使用车间、运行部存档。

五、采购部门根据设备购置审核表的要求,全权负责设备的订货、购置运输、入库。

六、设备到货后由采购部门组织运行部、技术经理、设备使用部门进行设备开箱验收,并填写设备进厂开箱验收记录。

七、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损坏、规格型号不符、缺少部件、无合格证或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由采购部门负责和托运单位、生产厂家联系补缺。

八、 设备验收后由采购部门整理所有技术资料及购置审批单、开箱验收记录,交由运行部存档,将购置审批单、开箱验收单及发票交财务部入帐。

九、自制设备必须有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由技术经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审查论证,报分管经理批准后安排制造。

十、自制设备完成后,由技术经理召集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试运行报告,合格后收集全部资料存档。

第三 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制度

一、按照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及有关安装要求,由技术经理组织单位或安装人员,将经开箱验收合格的新设备(改造、自制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转及验收移交。

二、引进设备的安装及验收,应按进口设备管理办法进行。

三、精、大、稀设备和贵重设备的安装方案报经理批准后实施。

四、新设备安装调试后,由技术经理组织运行部、使用部门、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重要设备应由分管经理参加。新设备的验收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和安装正确性检查。

2、设备空运转、负荷运转及操纵系统的状况。

3、按出厂检验的项目和精度标准进行精度检验。

4、电气控制、起动系统的状况。

5、安全防护装置和环保性能。

6、按装箱单清点附件、工具、备件等。

五、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参加人员共同签字后,正式移交使用部门,同时由运行部写出安装试验报告,注明有关验收数据,验收文件由运行部存档。附机附件、专用工具等按装箱单清点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管理使用。

六、新设备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制造、安装质量问题,由采购部门与制造厂和安装单位联系解决,否则使用部门有权拒绝接收。

七、新设备交付使用后运行3-6个月,由运行部组织有关人员作性能指标测试、复查和调整。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 设备的移装、借用及调拨制度

一、 凡已安装并列入企业固定资产的设备,未经技术经理同意,分管经理批准,一律不得擅自移装或调动。公司内部之间的设备调动时由运行部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技术经理同意后方可调动。

二、设备外出借用时,需经分管经理批准,办理借用手续,贵重设备要交付押金方可借用,借用设备损坏时,由借用单位按价赔偿。

三、设备对外调拨时,根据设备折旧程度,作有偿调拨。

四、设备调出时,所有附件、专用备件、图纸资料等应一并交给接收单位。

第五 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投产前的资料: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书、装箱单、随机附件及工具的移交清单;开箱验收单、安全操作规程安装图纸、易损件图纸、安装基础图、试车记录、移交验收单、维护规程。

二、投产后资料:性能试验记录、一、二级保养记录、验收记录、事故报告单及分析处理结论、设备报废申请等。

三、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1、每台主要设备建立一个档案袋,存放选购、开箱、安装、试车、使用、维修改造、事故到报废整个过程的各种资料。

2、向生产厂家索取的相关资料,作为原始资料装订成册,并建立原图帐号分类保管。

3、备件图册是指导维修工作的重要技术资料,应装订成册分类保管。

4、其它技术资料,如全厂设备平面布置图与设备有关的地下隐蔽工程水、电、气等管线图,可根据具体情况搜集整理装订成册,分类保管。

5、定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内容包括核对、登记、分类、编号图样及文件必须清晰、完整。

6、建立档案分类目录,制定合理的借阅制度。

7、各类设备档案要严格按规定地点存放,注意防虫、防火、防潮、防丢失。

第六 备品备件及备用设备管理制度

一、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为恢复设备的原有精度和使用性能而所需要更换的易损零件、部件,统称为备品配件,习惯上称为备件。认真搞好备件管理,对于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降低修理成本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备件来源主要分为自制备件和外购备件两类。外购备件由运行部根据年、季度计划,提供型号、尺寸、图纸购进。

三、各水厂、加压站设备管理员每月24日前向运行部报下月用备件计划,同时报本月备件消耗表,运行部根据上报计划统一汇总审核,填备品配件统计表报分管经理审批后,由运行部购入。

四、对于大、中项修理,改造用备件计划,由各单位提报技术经理汇总,报分管经理批准购入。

五、各部门领用备件,需经各单位设备管理员及负责人审核鉴字后,办理领用手续。

六、设备备件质量,自制备件需经运行部检查合格方可入库。外购件凭合格证经运行部验证签字后入库,发现有质量问题由采购部门处理。

七、退库。备件领出后因故不能用,应及时办理手续退回仓库。

八、 当设备外调或报废时,其专用备件视其使用价值做相应处理。

九、各种备件外调或报废时,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制度来进行分类、分行,达到帐物相符,做到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

十、 备件储备定额管理工作是做好备件工作的基础。备件管理人员必须积累基础资料,了解企业主要设备的结构、使用情况,通过资料的积累,以预测备件的消耗量,从而确定先进合理的储备定额。

十一、 备件储备定额应根据满足设备维修的需要和减少资金占用等原则来确定,根据各部门提报的备件计划表、备件消耗表、备件领用单及维修计划等,确定合理的储备量。

十二、 各部门对所领出的备件要妥善保管,设备管理员认真做好消耗统计严格领用手续,任何人不得随便使用。

十三、各部门对所管理的备用设备要按照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处于热备状态的设备每月一次试运行。

第七 设备的更新改造制度

一、修理和更新改造相结合是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修中有改是提高设备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效措施。大力提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二、加速陈旧设备的更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方面。设备的更新是以比较经济和比较完善的设备代替已不能使用或经济上不宜使用的原有设备,属于下列情况的设备应当更新。

1、损失严重或大修后性能、精度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

2、损耗虽在允许范围,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

3、役龄长,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4、严重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

5、国家规定淘汰的。

三、设备更新首先要做好技术论证,对更新的设备必须认真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四、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须做出改造方案报技术经理,由技术经理初审后报分管经理。

五、技术改造方案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

1、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设备技术改造的部位和改进要求。

3、设备技术改造方案示意图和原理图。

4、设备改造费用估标和初步效益估计。

5、方案提出人、日期。

六、分管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上报方案进行技术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

七、方案批准后,由技术经理编制更新改造计划,下达技术改造任务通知,分别报运行部、设备使用单位。

八、若技术改造方案需结合大修理进行,经论证通过,可列入大修计划。

九、设备改造完工后,由运行部组织有关人员按批准的设备改造方案,进行现场验收和试运转,并填写设备更新改造验收单。全部图纸资料交运行部归档。

十、对改造后的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经济效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写出验收报告,报分管经理。

第八 设备的闲置、封存、启封、报废管理制度

一、凡已安装验收、投产使用、而目前生产和工艺上暂时不用的设备为闲置设备。

二、闲置三个月以上的设备,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封存申请,经技术经理签署意见后报分管经理批准;设备使用部门通知财务部停止提取折旧费。

三、封存设备由设备使用部门就地封存。

1、切断电源,关闭管道阀门,放掉冷却水等。

2、清点附件,并检查设备的技术状态,使设备保持完好。

3、设备各部位擦试干净,涂油保护外加盖罩。

4、电气设备应清扫干净,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5、封存设备存放应根据设备和器材的用途、结构、重量、体积、安装、使用情况及当地条件确定。

6、对于电机、泵阀等重型设备,采用落地放置,下面适当放置木板隔潮,对于多级潜水泵等设备,采用“立式放置”,并适当固定,以减少变形;对于配电柜采用落地立式放置,电器开关及其他电器元件应搁架放置,并上覆塑料袋以防尘隔离。

四、封存设备的零件严禁拆卸和挪用,因特殊原因需要封存设备零件时,须经技术经理批准,并立即编制计划外购或自行尽快补齐。

五、封存设备指定专人保管维护,定期保养、检查。

六、封存设备需启用时,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启用手续,经技术经理同意后,通知财务部对启用设备提取折旧费。

七、设备启封使用时,由使用部门认真清洗、擦拭、检查,按规定润滑后由有关单位参加试运行正常,方可投入正常生产。

八、闲置封存一年以上的设备,由运行部会同技术经理、提出不需用设备,报分管经理做出处理。

九、凡属以下设备均应报废。

1、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主要结构和部件已严重损坏,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2、因意外灾害或事故使设备受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修理费用过高。

3、严重影响安全、耗能高,“三废”污染严重的。

4、更新替换下的旧设备不能利用者。

十、 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技术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报分管经理批准,办理报废手续。

十一、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同时注销帐、卡。

十二、报废的设备中,如有可利用的零部件可作价利用。

第九 设备的使用标准

一、设备自验收后即进入使用阶段,在有关部门配合下,运行部应做好下列基础工作。

1、“三建”,即建帐、建档、建卡。

2、制订并发放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规程。

二、要根据设备的性能、效率,恰当地安排各台设备的生产,不发生超负荷运转,在保证安全情况充分发挥其效能。

三、运行工须进行上岗前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技术规范,掌握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后方可操作设备。

四、设备使用责任制。

1、生产设备应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定机定人,公用设备要指定负责人。

2、主要生产设备多班制运行,运行工必须按公司规定的交接班制度,当班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双方在完成交接班后签字。

3、操作工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事故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4、所有主要设备的操作工,须经公司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作业时间内,持证操作者对设备全面负责。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工作安排有权拒绝。

五、设备使用、维护的基本守则

1、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三好”(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守则。

(1)好设备:操作工人应对其使用的设备负有保管责任。不经领导同意,不准别人乱动设备,应保证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及安全防护装置等完整无损。设备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车,关闭电源保持现场,立即汇报运行部。

(2)用好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温、超压、超负荷使用设备。

(3)修好设备:操作工人要配合维修工人进行设备维修工作,及时修理好设备,使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2、设备的“四会”要求(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1)会使用:设备操作工人要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熟知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2)会保养:设备操作工人应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按规定注油换油。

(3)会检查:操作工人懂得日常检查标准(设备完好、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项目,掌握检查方法和基本知识,能按日常点检规定进行日常检查。

(4)会排除故障:操作工人能鉴别设备正常及异常现象,判定异常状态的部位和原因。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能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报告,并与维修人员主动配合,分析设备事故,查明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预防措施。

3、操作设备的五项纪律:

(1)上岗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换油。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解决的要立即汇报采取措施。

4、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六、设备的使用维护制度。

1、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事先经过严格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2、必须备有安全运行规程和运行记录。

3、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应随时进行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4、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不正常的情况时,值班人员根据操作规程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

5、设备不得超负荷、超压运行,设备的用油、用水、用汽必须按规定标准,如降低标准使用应追究责任。

6、保证各种指示仪器和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定期校验。

7、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季节性检查。

8、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保卫制度。

七、设备使用交接班制度

1、主要生产设备多班制运行,运行工必须执行公司制定的设备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双方签字。

2、接班工人必须在上班前15分钟到达接班地点,对照交接班记录认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必要时可拒绝接班。

3、交接班记录应将本班设备运转情况、故障检修情况、工具、仪表等详细填入。

4、若因交接不清,设备在班后发生故障由接班人负责。

5、各单位负责人应每天负责检查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

6、设备交接班记录认真填写,不准涂改、撕毁、丢失,用完后向单位设备管理员交旧换新。

第十章 设备完好标准

一、原则:设备能达到正常运行,出力达到设计要求。

二、内容:

1、动能设备:

(1)出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动正常,各润滑面无严重锈蚀、磨损。

(3)操作电气和控制系统、压力表、水位计等安装齐全,灵敏可靠。

(4)无超温、超压现象,无漏水、漏油现象。

(5)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2、电气设备:

(1)各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原出厂标准或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设备的通风散热和冷却系统齐全完整,效果良好。

(4)设备运行良好,绝缘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电气安全规程。

(5)设备内外整洁,润滑良好。

三、评价标准及方法:

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时数/实有设备台时数×100%

第十一 设备的事故管理标准

一、凡生产及动力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致使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均为设备事故。

二、设备事故的划分:

1、一般事故:供水间断1小时内或供电、电力间断10-30分钟,或修理费用50-1000元。

2、重大事故:供水间断1小时以上或电力间断30分钟以上,或修理费用1000元以上。

三、间断时间从设备损坏停工时起,到修复后投入生产止,某些严重损坏设备而未中断生产的事故,按修复达到事前状况所需的修理费用作为衡量事故的尺度。

四、事故性质

1、责任事故:凡因人为原因,如操作错误,维护保养不当等原因,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

2、质量事故:凡因设备制造质量不良或检修安装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

3、自然事故:凡因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者。

五、设备事故的处理

1、设备发生事故时,就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除不及时抢救会扩大事故损失外,应保护现场,立即报告运行部、技术经理,重大事故同时报分管经理。

2、事故发生后,技术经理同有关部门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追查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3、发生事故的部门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三日内写出事故报告。由技术经理审核后按事故性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分管经理。

4、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应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制裁、纪律处分追究刑事责任。对隐瞒事故或造成假象者应酌情加重处理。

5、对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第十二 设备使用管理奖惩规定

一、根据设备管理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要求,公司将对在设备使用、维修管理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二、对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改造、改装、采购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表彰、奖励。

三、各使用设备的部门、个人应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与设备使用标准中的规定。

四、 各设备使用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设备管理标准,及时、正确地做好设备的各种记录,填写种类统计、计划、申请表等。

五、设备检查及考核

1、运行部每月按设备管理达标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评分。

2、办公室每月按车辆检查标准对公司所有车辆进行检查评分。

3、技术经理、财务部每半年对公司所有设备普查一次,并出具设备普查报告,计入考评。

六、对设备维护不良的使用部门,个人应予批评教育,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造成设备责任事故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出现一次责任事故扣单位月考评分3-10分,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

第十三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 精心维修好设备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各类修理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等方面有了显著效果。

二、设备的三级保养与验收

1、要根据设备的运转周期编制和下达设备的三级保养计划,并列入各使用部门考核内容。

2、三级保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对设备进行擦试,检查各部位,加注润滑油,班中要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按照“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四项要求进行维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对电器的应做到:

a擦拭仪表玻璃及开关柜外壳及地面,保持清洁。

b观察仪表和指示灯参数状态是否正常、灵敏,主令电器是否灵敏可靠。

c倾听开关电器动作声音是否正常,柜内有无放电声。

d察看柜内有无绝缘烧焦气味和温度过高情况。

e高压开关柜通过观察窗对柜内情况进行仔细察看有无异常情况。

f察看高压变压器温度是否正常。

g做好日常保养相关的工作交接班纪录。

(2)一级保养周期按设备运行500小时进行一次,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为辅,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部位,对转动部位润滑,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部位。

对电器保养应做到:

a检查柜内电器有无杂物,并清扫灰尘等。

b紧固电器开关固定螺钉。

c检查主开关分合闸是否灵敏可靠,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其他电器如有卡滞现象,及时处理或润滑。

d检查一次回路压线螺栓是否牢固可靠,导线有无变色、损坏现象,及时紧固和更换。

e检查紧固二次回路接线端子。

f电容器柜保养应在断电状态下,对电容放电后再进行检查和除尘,检查电容器有无胀鼓现象,接地是否良好,柜内接线端子是否良好,电器元件安装是否松动,及时紧固和整理;

g直流屏应检查电瓶是否正常,检查紧固连接螺栓,紧固屏内接线端子,紧固整理电器元件安装。

h检查铰链、机构是否灵敏可靠,及时润滑减少磨损和锈蚀。

i对五防锁机构、操作机构等须进行实际操作试验,确保其性能的可靠性。

j察看高压变压器是否正常,擦拭外观,保持清洁,清扫地面保持整洁,检查紧固接线柱及接地。

k做好一级保养的相关工作记录。

(3)二级保养周期按设备运行2500小时进行一次,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彻底清洗、换油、检查电气部分,局部恢复精度。

对电器保养应做到:

a对主要断路器、接触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触头、灭弧罩 、辅助触头等,并手动操作检查其闭合状态及特性,必要时进行维修及更换。

b对异常元器件可适当进行解剖检查。

c对冲击、动力较大的元件进行重点检查,尤其是应力较大部位有无变形、裂痕、破损等。

d对开关柜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检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e对高压开关柜机构进行操作试验,并调整其行程,检查隔离开关触头及接触情况,并达到技术要求。

f调整检查真空断路器行程、超行程。

g擦拭高压变压器,使其外观保持整洁,接线柱压接牢固,以及油质和油量检查,接地螺母是否牢固,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做介质强度试验,并对地面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洁。

h做好二级保养的相关工作记录。

3、三级保养后的验收

(1)日保工作,操作者应在下班前完成,接班者交接班中验收。单位设备管理员每周对日保工作抽查一次,发现未达到要求者,有权责成返工。

(2)二级保养完工后,应由主保人重点将设备存在的问题,及下次检修时需要更换的部件,详细汇报给运行部,由运行部负责验收并核实汇总记录事项,月底报送给技术经理。

4、设备的日常点检

(1)作为预防性维修的基础,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由操作工人负责进行。

(2)日常检查的目的是提早察觉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维修措施使故障损失限于最小。

(3)检查项目一般是针对设备影响产量、效率、成本、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部位。

(4)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视问题轻重分别由操作工和维修工负责重大问题报技术经理,安排解决(处理问题填写检修记录)。

三、设备的润滑管理制度

1、建立润滑管理机构。各水厂、加压站等使用设备部门应设立专兼职润滑工。各部门设备管理员指导、监督设备润滑工作。

2、设备用油要实行定额管理,在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前提下,要注意节约。

3、建立和执行设备的清洗、换油制度。由设备使用单位润滑工编制设备的清洗换油计划报维修车间。换油计划应与三级保养及大中修理计划结合进行。

4、主要生产设备要建立以润滑“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为主要内容的设备润滑卡片(润滑五定卡)。由专职或兼职润滑工填写。

5、换油完工的设备由设备管理员验收,运行部抽查。

6、没有润滑标牌的设备要制订润滑图表(或指导书)。

7、使用部门提出的润滑材料计划,按要求的时间、牌号及时采购,并经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发放。

8、润滑材料入库后,应妥善保管以防混杂或变质,油桶不得露天存放。

第十四 设备的计划修理分类与分工实施

一、计划修理

1、小修(日常维修):以设备单位操作工人为主。

2、大中修理:维修车间组织实施,由维修单位和单位操作工配合进行。

3、设备的大、中、小修,执行公司技术标准。

二、计划定期检修工作

1、三级保养(日常保养、定期保养):由设备使用单位按计划组织实施,维修工与操作工配合进行。

2、日常检查由设备使用单位操作工人负责。

3、定期检查:定期对重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电器设备、动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如:(电机绝缘、接地电阻、断电保护安全装置、安全指示仪表耐压试验等,起重设备负荷试验等)由设备使用单位提报计划方案,运行部组织检查试验。

4、设备计划定期检修工作按有关试验规定进行。

三、计划外修理

1、改善性修理:改变制造上缺陷,而对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修理。

2、恢复性修理:自然灾害对设备造成的损坏而进行的修理。

3、临时性的修理:因责任事故或故障而进行的临时性修理。

4、计划外修理报技术经理,由设备使用单位组织实施。

5、计划外修理,工作量较大,单位不能解决,影响生产需加强力量立即抢修好的,应汇报技术经理,联系专业维修公司配合进行修理,抓紧恢复生产。

第十五 设备维修计划的编制原则

一、 设备维修必须坚持为生产服务,执行以预防为主,维护和保养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有计划地组织好设备的维修工作,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二、根据设备的运转周期,设备间隔期,设备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对生产者影响程度,设备年度技术状况普查资料以及下年度生产情况来编制。

第十六 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

一、设备修理工作,要建立健全预防性修理制度,做到有计划的预先进行检查和状态监测,减少计划外修理任务。

二、设备年度大修,项目修理和小修计划,要结合设备技术普查情况以技术数据为依据,加强计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设备修理计划应与生产计划相衔接,生产与维修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维修计划,计划的编制除执行检修间隔期外,还应将检查及其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列入检修计划,同时做到机电、仪表等统一安排检修。

四、下列设备一般不再考虑大修。

1、已超过使用年限。

2、已经过两次以上大修。

3、大修后精度达不到要求,且经济上不合算的。

4、设备本身技术落后,大修后达不到原来精度的。

五、设备维修计划,由各设备使用单位根据掌握的各项检查编制,计划应用时提出材料及配件计划,年计划在11月份,季、月计划在上月24日前报公司运行部、技术经理。

六、运行部根据各单位提报计划组织平衡后报分管经理批准,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年计划在次年元月份以前,季月计划在上月5日前编制下达执行。

七、维修计划的实施、设备计划修理分类与分工标准。

八、修理计划的变更。

1、检修计划要严格执行,不允许随意变动,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和调整时,应办理申请手续,属于修理能力的原因,大中修的变更和调整由运行部提出申请理由,分管经理审批。

2、因生产计划的原因,检修计划项目的变更和实施时间的调整,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技术经理认可同意后按上一条处理。

九、计划下达后各单位必须妥善安排,落实措施,保证计划的实施。

十、结合设备大、中修进行技术革新的,应由各单位向技术经理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待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七 修理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一、 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按公司技术标准进行,经过二次大修或严重损坏的设备可适当放宽允差。

二、设备大、中修后的验收由技术经理、运行部、使用单位,按修理计划依据技术标准进行检查,交方由技术经理、运行部参加,接方由维修工人、操作者、设备管理员参加。

三、定期保养的质量检查验收按本标准,由运行部、维修单位、使用单位参加。

四、定期对设备的预防性试验,超重设备负荷试验等的检查验收,按有关试验规定执行,参加单位由技术经理、运行部、使用单位及有关技术人员组成。

第十八 设备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检修时,必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

二、设备检修时,应首先保证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空气开关、隔离开关、控制箱的保险等)。

三、在已停电的线路上工作,应首先验电,验电前先将试验合格的验电器在带电设备上验电,确定验电器是否完好。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四、验明设备确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上可能来电的各方向的线路接地并三相短路。

五、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六、工作负责人(由班长担任)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并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动作。

七、工作负责人若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人员。

第十九 设备维修外协管理规定

一、公司设备原则上日常维修以设备使用单位操作工人为主,大中修理由运行部组织维修人员实施。

二、确因技术力量、维修经验不足,或维修设备不具有等原因,需要外协维修的,需履行以下程序:

1、由运行部组织拆检,确认无力维修的,做书面申请,并报技术经理。

2、技术经理现场鉴定,对设备状况与需要做的维修做出分析,如确需外协维修的,报分管领导。

3、分管领导同意外协后,由技术经理确定维修厂家。